繼首批12只科創綜指ETF獲批之后,第二批科創綜指ETF火速接力上報。
證監會網站顯示,1月23日,嘉實、鵬華、國泰、興業、興銀、西藏東財基金集體上報了科創綜指ETF產品。其中,嘉實、鵬華、國泰上報的是跟蹤全收益指數的ETF,興業、興銀、西藏東財上報的是跟蹤價格指數的ETF。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相比科創50、科創100等規模指數,科創綜指作為綜合指數,覆蓋面更廣、表征性更強。科創綜指ETF的出爐,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全面布局科創板的工具。
第二批科創綜指ETF上報
作為2025年開年首只重磅寬基ETF,科創綜指ETF吸引了多家基金公司布局。
證監會網站顯示,繼1月22日首批12只科創綜指ETF獲批之后,僅隔了一個工作日,1月24日又有6家公司上報科創綜指相關ETF產品。
其中,嘉實、鵬華、國泰上報的是跟蹤全收益指數的上證科創板綜合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
興業、興銀、西藏東財上報的是跟蹤價格指數的上證科創板綜合價格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
據悉,科創綜指定位于科創板市場綜合指數,最新樣本數量超過560只,市值覆蓋度接近97%,包含大、中、小盤各種類型證券,采用總市值加權,主要發揮對科創板市場的表征功能。科創綜指較科創寬基指數覆蓋面更廣、表征性更優,為市場更全面觀察科創板發展提供了工具。
“在當前A股科技創新投資主線愈發清晰的背景下,科創板作為支持高新產業、為企業早期融資提供便利的重要平臺,其戰略地位不斷提升。科創綜指覆蓋幾乎全部科創板股票,為更豐富、更全面地表征科創板整體運行提供了有力工具。”興銀基金ETF基金經理劉帆堅定看好科創綜指ETF的長期配置價值。
鵬華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總經理蘇俊杰也指出,科創綜指前三大行業(電子、醫藥與機械)占比均未過半,較為均衡分布在以科技、生物醫藥和高端制造為代表的新興成長行業,較單一行業過度集中的科創50指數顯著分散。
蘇俊杰稱,科創綜指的投資方向,代表國內新質生產力發展、經濟產業升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最前沿方向。發展硬科技需要資本市場為產業賦能,而科創板已成為“硬科技”企業上市的首選之地,科創綜指幾乎覆蓋科創板上市的全部股票,是國內科技領域投資的風向標。
寬基綜合指數具備長期發展潛力
作為新出爐的寬基類綜合指數,多位業內人士看好科創綜指未來的發展前景。中證指數公司在近期發布的《全球寬基指數化投資2024年度報告》中樂觀預計,境內聚焦全市場的綜合型寬基指數產品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從全球范圍來看,綜合指數ETF占寬基ETF比例為24%。2024年,綜合指數ETF規模約為1.6萬億美元,較2023年增長16.9%。長期來看,由于綜合指數樣本覆蓋大中小市值證券,完全復制全市場走勢,具有規模暴露均衡、換手率低等優勢,更符合被動投資理念,適合養老金等長期資金配置需求,近十年整體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年化增速22%,高于寬基ETF同期整體增速,在寬基ETF中占比達到24.4%。美國四大養老目標日期基金中,Vanguard、Fidelity均選擇全市場指數基金作為權益大類的底層資產。
相較而言,境內寬基產品主要聚焦于固定數量的規模指數,綜合指數產品僅為0.6%。未來,隨著個人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加大,聚焦全市場的綜合型寬基指數有望獲得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