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證券時報記者從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下稱“重慶監管局”)獲悉,未來重慶監管局將牽頭建立轄區金融消費者保護工作協調機制,推進交叉性金融業務領域的監管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助,進一步形成消保工作合力。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將人民銀行有關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職責和證監會的投資者保護職責劃入金融監管總局。
金融監管總局金融消保局日前撰文指出,這一改革安排對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未來金融監管總局將積極與人民銀行、證監會會商溝通,推動建立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協調機制。同時,還要建立與相關部委的溝通協作機制;研究制定統一適用的政策措施,確保同類金融產品和服務適用統一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標準。
事實上,早在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人民銀行、原銀保監會就聯合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推動金融消保工作形成合力。
重慶監管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許捷介紹,重慶監管局構建“大消保”工作格局,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即是強化協調聯動,推動構建“黨建統領、央地協同、行業共振、社會同治”監管大框架,全面推進與司法機關、地方黨政、央地相關部門同責共擔、同題共答、同向發力。
《意見》出臺后,重慶監管局聯合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等單位成立了重慶市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工作小組,與各級人民法院、中國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重慶證監局等聯合建立金融審判與金融監管聯席會議制度。
同時,重慶監管局在與重慶市公安局的強化合作中,聯合打擊“代理維權”金融黑灰產,取得系列成效。
此外,重慶監管局還探索建立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新模式,推動全國首個跨區域社會組織——成渝銀行業保險業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重慶)設立運行,整合投訴咨詢、糾紛調解和教育宣傳等多項職能,加強訴調對接合作,督導金融機構積極配合落實調解工作要求。
成渝銀行業保險業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重慶)專職副理事長龍能斌介紹,2023年,中心接受投訴糾紛咨詢6397件,群眾咨詢滿意度96%,在咨詢端化解機構各類投訴,實現機構的降訴減紛;共受理調解案件7667件,達成6760件,達成額48146.9萬元,達成率88.17%。
龍能斌表示,從跨區域協同來看,中心2023年協同轉辦調解四川銀行保險糾紛案件17件,調解達成率88.24%,達成金額19.4萬元,大幅降低消費者維權成本。自2023年10月入駐在成渝金融司法協同中心后,成渝消保中心積極聯動成渝金融法院、各區縣基層法院,在2個月內成功處置法院委派委托案件20余件,達成金額近600萬元。
許捷指出,下一步,重慶監管局將牽頭建立轄區金融消費者保護工作協調機制,推進交叉性金融業務領域的監管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助,進一步形成消保工作合力。用好重慶市西部金融中央法務區、成渝金融司法協同中心以及金融消費者保護服務平臺等資源優勢,擴大調解服務線上線下覆蓋范圍,引入專家調解、仲裁等方式,提高解紛公正性和專業性。
校對:祝甜婷